青蛙是两栖动物,但不叫两栖动物,因为它们既能生活在水里,也能生活在陆地上。 很多人对两栖动物的概念有误解,认为两栖动物就是“两栖动物”,这是不准确的。 比如很多鳄鱼和乌龟都是“两栖动物”,但它们是爬行动物。 也有一些真正的两栖动物,要么终生生活在陆地上,要么终生生活在水中,并不是“两栖动物”。 那么,什么是两栖动物?
1758年,瑞典博物学家卡罗勒斯·林奈在他的书中描述了两栖动物:“这些是一些肮脏和令人作呕的动物……气味、刺耳的叫声、肮脏的栖息地和可怕的毒液……所以造物主并没有尽力创造出太多这种动物……”不知道为什么林奈博士对两栖动物有如此大的敌意,但他的描述确实反映了这类动物的一些特征,比如温度变化大、骨骼中软骨成分较多、物种稀有等。 此外,它们的毒液、体色和气味多为抵御或躲避捕食者的特征。
两栖动物是有四肢的脊椎动物,它们长出腺体皮肤,缺乏其他四足动物所特有的表皮结构,如鳞片、羽毛和毛发。 其实,两栖动物的名字就说明了这一类动物的特征。 它们的英文名“amphibian”,如果按字面翻译,意思是“有两种生命的动物”。 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虫生活在水中,像鱼一样有尾巴,用鳃呼吸,而它们的成虫生活在陆地上,用肺呼吸,并失去了尾巴。 这种发育过程称为“变态”,是此类动物的重要特征。 现存两栖动物的皮肤薄而裸露,没有鳞片、毛发或羽毛,皮肤腺体发达。 它们大多用肺呼吸,但也有一些水生物终生用鳃呼吸。 它们的卵没有硬壳,大部分产于水中或潮湿的环境中。
两栖动物一般是夜间活动,寒冷的季节是在冬眠中度过的。 但也有一些物种习惯于白天活动。 比如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就有许多种五颜六色的小青蛙——箭毒蛙。 它们都是毒蛙,从不惧怕掠食者。 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经常用他们的皮肤分泌物来制作毒箭以供狩猎。 其毒剧毒,可见血封喉,故名箭毒蛙。
小词典
四足动物是有 4 个附肢的脊椎动物。 所有两栖动物、爬行动物、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四足动物,包括一些附肢减少的物种(如蛇)。 鱼不是四足动物。 现存两栖动物有4000多种。 它们生活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温暖潮湿的环境中,可分为3大类: 无尾两栖动物,俗称“青蛙”,因其成体没有尾巴,故名。 例外是北美尾蟾蜍,其雄性成年后保留一条短“尾巴”。 有尾两栖动物,俗称“鲵”,包括大鲵(俗称“鲵”)、鲵等。 还有一种不常见的两栖动物——无腿两栖动物,俗称“蚓螈”,它们生活在热带地区,大多过地下穴居生活。